想的簡單,做的大膽

「老吳,你要來廈門開餐廳?你頭殼壞了呀?這邊開餐廳不好做啦!」每個在廈門的朋友一聽到我要去那邊開餐廳,沒有一個拍手認同的,只有一個「高人」他反問:「你要開哪一種餐廳?一定有很不一樣的創意吧?」這就對了!所以我就常說:「有創意的人不多,能成功的人也總是少數」。 聽到「餐廳」這兩個字,你只能聯想到的就是「自己能懂的」那種啊?

【我想的就是要去做】

    有位老闆跟我說他想開「坐月子中心」,以前我會很快的告訴他:「這個產業很難做,我勸你不要進入。」現在我會這樣說:「你想要做的跟現在人家做的有何不同?」這就是有修練的好處,讓一個人說話的涵養也不斷地變的更圓滑。

    我要做的餐廳當然不是大眾化餐廳,更不是馬路上處處可見的海鮮酒樓、日本料理,而是有「特定對象」的主題性餐廳,掌握到這些族群的龍首,那就自然能帶來綿綿不絕的顧客,這就是我要開設的「餐廳」。

    這個案子我本來找了一個朋友來合作,籌劃中他的表現很讓我失望,因為他很會「出嘴巴」批評,而且他說的我都知道,例如他要我注意哪些事項,嘿嘿!你說的很有道理,問題是「你去做還是我做?」

【要比嘴巴?還要找你嗎?】

   我之所以找他合作,是希望他來執行我的構想,沒想到他跟我的功能卻一樣,只是出一張嘴巴而已,哈哈!那我又何必找你?

   我感覺的出他在「指導」我的意味甚濃,也感應出他很得意「自己的見解」,他應該心裡想著:「老吳,你找我就對了,你看我給你出的點子多好。」唉!我要是他,就會這樣想:「我要說的,你老吳應該比我懂吧?不然你這大顧問幹假的啊?」這就是一個人IQ跟EQ的問題,你把別人想的太簡單了。

   籌備中,我在台灣跟廈門當地廠商的聯絡一直很困難,因為有些「細節」很難用電話溝通,所以籌備進度很緩慢,而且也常有誤解之處;這也是我找這位朋友合作的用意,我要你去幫我「執行」啦!不然我何必給你乾股?

【我不會只說,我就要去做】

    他還跟我教訓:「你要更積極保持跟廠商的聯絡,否則人家就不會認真。」耶?這我也知道的「理論」,怎麼要你來提醒我?問題是「我常找不到對方,我如何積極?」這件事讓我想到很多上司就是這副德性,只會下指導棋,卻不懂得去了解下面執行時遇到的「瓶頸」。

    上週有一位總經理來跟我抱怨他的公司,他說了很多公司的缺點,我問他:「那些缺點應該由誰去出面處理?」他想了一下說:「照理說是我,可是老闆他不讓我直接去做主,所以我根本都動不了。」

    如果是我,我應該會跟老闆說:「公司的缺點要不要改善?我的方法是這樣,你的呢?要照誰的去做?」總要有個答案吧?如果老闆不做,那我就會說:「你不讓我做,我只好辭職。」

   你要不想被人家踩在腳底下,你真的要有不同的思維,還有落實去做的「膽識」!

 

~轉貼文章.謝謝吳老師分享.